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全球減碳大計,台灣沒理由缺席!

資料來源: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220928]  台灣的企業領頭羊:台積電、聯發科響應全球減碳大計
台灣兩大科技龍頭台積電、聯發科紛紛響應2050年淨零碳排計畫。台積電最早率先支持[6],而聯發科再今天也宣布集團規劃的時間表,更要求在2021年的晶片要比一年的晶片降至23%能耗[7]。如此一來,配合政府,全台企業將會逐一動起來,共商減碳大計。

[20220921] 新唐科技的倡導工業5.0及綠能科技,展示出一系列可能方案
新唐科技有自己的一套高效能源機制,並倡導工業5.0與綠能科技[5],立意良善。並提及新能源領域,將著重於電池管理系統與高效能馬達應用,因此展示工業用與車用電池管理系統、伺服器電源、超薄/極小尺寸用於手持式裝置的MOSFET方案、風扇馬達設計方案、豆漿機設計方案。可知該公司對能源方面有不少琢磨,新塘能見到未來此一趨勢而投身研究,實屬不易。政府對綠能可以多做什麼事情呢?

[20220919] 光寶的減碳大計與主動碳化縮減方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節能減碳刻不容緩。
台灣現在不只三大電信商(中華電、遠傳、台灣大)有各自減碳措施,現在部分台廠如光寶等,也有自己的一套減碳大計[3],預計靠微型電網來儲存電力方式來降低尖峰時刻用電,概念是本身省一點點電,就是幫助整體系統提升省電的效益。

除此之外,目前國外研究還設想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利用所謂的「碳捕捉」(carbon capture)、「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方式,將二氧化碳捕捉後埋入深達好幾公尺的土中,讓大自然分解回收再利用[2]。

整體而言,減碳是未來各行各業的一種新趨勢,我們能把握的就只有目前這個地球而已。而台廠也可以盡早設計減碳產品,以符合整題環境所需。這是一個龐大的商機,誰先進入市場,掌握技術,誰就有辦法料敵機先,奪得商機。

[20220824] 減碳大計,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受景氣引響而暫時放緩
地球上的人們終於意識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紛紛採取減碳大計。但是受到中國景氣放緩、及美國資金緊縮影響,導致能源技術新創融資變少[1]。投資人變得保守就連多數國家也是,不過計畫是長期的,目前只是放緩觀察,相關技術仍持續進行,未來仍值得注意。

Reference:

[8][20221026]淨零碳排蔚為趨勢 「永續」成PCB年度關鍵字

近1~2年各界淨零碳排趨勢形成,能源轉型顯然成為全球不可擋的趨勢。自2016年起,蘋果(Apple)率先加入國際非政府組織The Climate Group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帶頭為企業淨零水池投入第一顆小石子,促成企業減碳漣漪。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指出,ESG已成為全球趨勢,除產業全力投入各項永續淨零措施外,2022 TPCA Show亦全力推動低碳會展,2022年共有超過66項以上具體作為,以「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三大架構出發。

TPCA在永續、淨零碳排趨勢上迄今已有13年經驗,同時高達82%與會的廠商自主宣告攤位設計呼應淨零碳排趨勢,並導入綠色裝潢設計,TPCA強調將戮力推動節能減碳理念,持續將ESG基因導入此國際展會。眾所周知,PCB產業是電子工業之母,台灣PCB產業製造實力居全球之冠,卻數度被外界視為高污染的科技產業,因此PCB供應鏈亦開始重視ESG。

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台灣PCB產業起飛,超過新台幣百億元營收的企業比比皆是,不過PCB逐漸邁入成熟產業,各界不免思索「獲利之後,會是好的產業嗎?」加上受疫情、氣候變遷影響,企業對ESG觀念逐漸熟識,以軟板起家的臻鼎以及生產中低階硬板泰鼎,皆將「永續經營」、ESG納入重要策略考量。

軟板大廠台郡9月上旬也正式加入RE100,成為全台第一家PCB廠進入RE100。台郡表示,主要希望透過確立綠電使用目標,帶領集團在目標期程內完成能源轉型,同時將碳管理目標下達供應鏈,完善集團碳管理。

IC載板龍頭欣興近年在ESG方面也著墨甚多,由於PCB在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固體廢棄物及高濃度廢液,這對環境產生相當危害,欣興在廢棄物貯存、清運及處置均設有嚴格的機制,同時在廢水處理效益上,也能看到每單位營收的排放強度持續降低中。

面對大環境進2年多端變化,市場需求不斷改變,高功能性、綠色環保與循環特性的材料已為發展趨勢,目前台系PCB大廠多數認同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組成的ESG概念,所以從用電、原料、製程,都朝著節能、省電的方向發展,進而達到高值減碳。

[7][20220928]聯發科實踐永續 晶片平均降低23%能耗
聯發科實踐永續 晶片平均降低23%能耗 (digitimes.com.tw)

為減緩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氣候變遷,並響應全球淨零碳排倡議,聯發科董事會及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日前通過於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重大目標,規劃逐步減低碳排放總量,體現聯發科的永續行動力,朝向零碳排放邁進。此外,聯發科產品開發上也強化低功耗設計,2021年提供的晶片前一年度平均降低23%的能耗比率。

聯發科在半導體產業鏈中位於最前端的晶片研發設計,屬於低碳排無製造工廠的產業。因應氣候變遷與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聯發科透過「綠色設計」、「節能減碳」及「供應鏈永續管理」三大面向,積極推進淨零時程,預定2030年達成全球集團辦公室電力使用100%再生能源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目標。

聯發科集團營運遍布亞美歐三大洲超過50個據點,針對組織內外營運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訂定系統性藍圖及淨零路徑,具體行動包括建置新式節能資料中心、改善辦公區及設備節能管理、自建屋頂型太陽能電廠、搭配綠電採購計畫等。

同時從產品生命週期源頭導入對環境友善之綠色設計,精進產品能耗、減少產品體積,並將碳管理延伸至供應鏈夥伴,由內而外引領價值鏈實踐綠色營運。

聯發科副董事長暨執行長、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蔡力行表示:「聯發科為全球IC設計創新技術的推動者,我們深切體認對全球環境的責任及承諾,持續執行相對應的低碳永續作為,也期待發揮產業供應鏈的影響力,在追求環境永續的路上持續邁進,守護地球家園。」

聯發科致力於綠色創新,在晶片設計階段將環境納入考量,藉由省電及產品體積微小化設計打造高能效晶片,降低消費者使用電子產品時的耗電;2021年提供的晶片較前一年度平均降低23%的能耗比率,節省的電力可供應台灣地區約17萬戶家庭1年的用電量。

此外,為響應政府綠電政策與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減碳目標,聯發科完成ISO 14064溫室氣體委外查證,並獲得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同時帶動供應鏈夥伴,已連續2年達到碳排強度至少下降2%的目標。

聯發科也入選海外指標性的永續性指數之列,包含MSCI台灣ESG領導者指數富時社會責任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台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及台灣友善環境指數等,說明公司在環境構面的治理成果深獲投資人肯定。

[6][20220922]台積電動見觀瞻 能源效率成顯學
(Daily Issue)台積電動見觀瞻 能源效率成顯學 (digitimes.com.tw)
在過去15年中,半導體能源效率每2年提升1倍,台積電5奈米功耗為28奈米7%,5奈米更可節電83%,3奈米效能還會更好。台積電將與應材、ASML等供應鏈合作,持續落實節能目標。據估算,台積電每用1度電生產,可為全球節省4度電

[5][20220921]擁抱工業5.0與綠能科技 新唐鎖定工控晶片新商機
https://www.digitimes.com.tw/tech/dt/n/shwnws.asp?utm_source=DailyNews&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DT_UTM&id=0000645431_DRZ3Q3184ZJA1A0N0V1V9&ct=a
儘管消費電子晶片面臨庫存調整,不過,車用/工控,以及現下最熱門的綠色科技蔚為風潮,32位元微控制器(MCU)大廠新唐全面搭上「工業5.0」趨勢,鎖定智慧製造新能源領域推出晶片新產品。

新唐指出,將舉辦2022智慧工業物聯網與新能源方案研討會。由於工業5.0的觀念正在醞釀,智慧製造高效率能源應用成為革命重點,藉由物聯網、雲端運算與數據分析,將傳統生產過程轉為高度智慧化,優化生產與服務流程,這將持續為產業帶來創新解方。

新唐表示,隨著聯合國全球永續發展目標(SDGs),希望於2030年前漸進改善全球的能源使用與生產效率,「新能源」應用方案也成為各產業熱烈討論之議題。

新唐預計將展示智慧工業物聯網技術、新能源應用技術,包括如IIoT領域的IoT網關工業控制人機介面5G資料中心、雲端運算、5G智慧工廠、物聯網安全,到車用IoT連網車身控制、人機介面顯示Gerda、ToF 車內監控、語音提示相關之趨勢、技術與解決方案。另外也包括新能源領域的電池管理系統(BMS)、CSP-MOSFET 與數位電源控制MCU到馬達、變頻驅動、逆變器控制與合封晶片相關之趨勢、技術與解決方案。

新唐表示,工控物聯網技術中的終端技術IoT網關頻外(out-of-band)遠端設備管理方案、用於 5G/ Networking 的 RF-GaN 方案、DALI 燈光控制、電競燈光與風扇控制、以及應用物聯網安全技術於智慧音響,可望都有實品展示。

另包括全面的HMI人機介面解決方案,內含如TFT LCD展示、彩色聯網溫控器、冷鏈溫度記錄器、機車儀表板、汽車數據紀錄儀、以及高階微處理器等級的HDMI觸控屏幕。

新能源領域,著重於電池管理系統與高效能馬達應用,展出工業用與車用電池管理系統、伺服器電源、超薄/極小尺寸用於手持式裝置的MOSFET方案、風扇馬達設計方案、豆漿機設計方案。

[4][20220920]充電樁除了充電 還有何商機?
電動車成為全球主要國家追求未來數十年碳中和一大解決途徑,可有效減少石化燃料使用,隨著全球歐美及亞太地區電動車整體銷售量穩步提升,各式電動車充電站、充電樁設置也跟著成長。在台灣,2022年可見更多專門提供電動車的專屬充電站建置,或在大賣場停車空間設有更多電動車充電樁,提供車主購物同時可充電的有效率途徑。

[3][20220919]微電「網」住ESG綠金 光寶提前布局2025年商機

產業推動低碳永續成為趨勢,光寶總經理邱森彬表示,過去光寶已訂出逐年降低碳排放量5%目標,樂觀預期2025年前可達到碳中和的規畫,未來十年將重點發展「微型電網」,包括發展逆變器、逆變器、功率調節系統(PCS)以及儲能系統(BMESS)以及能源管理平台等新產品,預計相關產品將從2023~2024年推出。

邱森彬表示,光寶對碳權的規畫將先確保碳盤點能做到位,2022年起串聯核心供應廠商共同合作,針對供應商製程推動「節能輔導計畫」,協助供應商計算碳排放量。有了大數據後,更能解決熱點問題,同時,也將碳排放作為生產成本的一部分,若能把成本降低,將成為光寶的營運競爭力,過去14年來,推動每年訂出碳排放量降低5%的長期目標,以此樂觀預期,到了2025年前就可以達到碳中和目標。

能源產品布局方面,邱森彬指出,EV充電樁是現階段很重要的產品,但光寶針對中長期也有完整規畫,未來十年將持續致力能源,並發展微型電網,隨著電力發展多樣化,未來系統整合業者將為社區與住家整合傳統發電廠綠電業者所需電力,需要大量微電網產品,使用者能先在電價離峰時期儲存電力,並於電價高峰時段使用。光寶將推出家用儲能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預計2023~2024年將陸續推出相關產品,並預計微型電網發展將在2025年可望成形,但光寶將提前布局產品商機。

光寶科也著墨於電動車車內充電機(On Board Charger),當電力儲存到電動車電池時,需要轉換為直流電,當交流充電樁提供電力輸出,需透過車內充電機將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存到電池,在未來應用中,電動車電力可轉換為交流電一般家庭使用。

邱森彬表示,目前家用儲能系統產品的市場行情約1萬美元/套,一套價格相當於5G基地台產品價格,但長期使用的成本效應仍具競爭力,將鎖定攻入電費高昂美國、德國、日本市場,至於台灣電費是因政策干預才會便宜,但未來電費在台電虧損下將變得愈來愈貴。

雖然現在儲能領域有許多中系廠業者進行殺價競爭,1套價格僅約市面價格3成左右,也讓不少台廠面臨壓力,但光寶優勢在於產品精細度,且未來獲利模式不會靠產品低價,將透過高階應用及打造產業生態系強化競爭力。

[2][20220918]前景無窮或是大夢一場? 淺談新興碳捕捉技術
https://www.eettaiwan.com/20220912nt3x-exploring-the-prospects-and-impact-of-carbon-capture-tech/?utm_source=EETT%20Article%20Aler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2022-09-13

隨著氣候危機日益嚴峻,政府與產業界開始討論因應之道,讓「碳捕捉」(carbon capture)、「碳封存」(carbon sequestration)等技術名詞也越來越常出現。這兩種技術都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至少是能減緩災難性氣候衝擊的潛在解決方案,也能滿足《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下的目標。

[1][20220824]減碳成大勢 能源技術新創融資為何減少? 全球與能源科技相關的新創,能夠獲得的投資額正在變少。根據CB Insights統計,2022年第2季全球能源科技新創,新獲得投資額約75億美元,連續2季下跌。與2022年第1季相比,減少了24%。與2021年同期相比,則下跌3%。

超過1億美元的大型投資,取得的資金量也降至45億美元,連續3季下跌。

中國能源新創2022年第2季只取得新投資3.45億美元,季減52%。與過去的最高紀錄,也就是2021年第3季的39億美元相比,相距甚遠。

雖然能源問題理應受到重視,尤其在全球碳中和的趨勢下,再加上2022年2月俄羅斯攻打烏克蘭,造成歐洲天然氣短缺凸顯能源轉型與戰略問題,應能讓足以因應能源問題的新技術,受到更多關注。

然而,美國貨幣政策調整造成的資金緊縮,以及中國經濟景氣放緩等因素,使整體新創企業獲得的投資額逐步減少,這也波及了能源新技術相關新創。

不過,全球能源新技術在2022年第2季獲取的投資額,仍比到2020年為止的季度投資額更高。
此外,能源新技術相關新創的融資案件數,在2022年第2季雖然正在減少,但仍是歷年來的第4多。

其中,與輸配電技術有關的新創投資額正在增加,高於2022年第1季,使2022年上半各家能源新創獲得的投資額,合計達到22億美元。

在1億美元以上的大型能源新創融資案,包括美國的3家新創,例如Agilitas Energy的3.5億美元、Arcadia的2億美元,以及Mainspring Energy的1.5億美元等。

此外,能源技術相關新創估值在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家數,2022年第2季新增了7家,佔全球各類新增獨角獸的29%,包括美國Beta Technologies,估值24億美元,Crusoe Energy估值18億美元,以及上述的Arcadia,估值15億美元。這代表能源新技術的發展相對而言仍受重視。

沒有留言:

電子與通訊

這裡就是我的新的Blog 將以電子與通訊 做為本人研究探討之地!!
希望能夠更加了解神奇的宇宙 歡迎各位光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