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 摩根大通CEO示警:通膨、戰爭 、Fed
摩根大通執行長迪蒙(Jamie Dimon)2024年4月12日在公布首季財報後對前景提出警告,指通膨、戰爭與聯準會(Fed)政策正對經濟構成三大威脅,經濟轉壞機率會超出大家預期。雖然許多經濟指標繼續讓人看好經濟,但展望未來,我們要對一些重大不確定性力量保持警戒。2023年10月迪蒙曾警告,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可能對全球能源、食品、貿易和地緣政治都帶來深遠影響,世界將經歷幾十年來最危險的時期。戰爭是對摩根大通業務和整體經濟都造成不確定性的因素之一。迪蒙認為中東等地緣政治衝突升級可能傷害全球經濟,但目前行情因為年初的降息預期而顯得「太高興」,因此經濟轉壞機率會「高於大家想像」。
迪蒙指出,能源價格漲太高肯定衝擊全球經濟,甚至認為最重要影響不在經濟,像俄烏戰爭令人憂慮自由世界的未來。美國經濟從未經歷過,把如此巨大寬鬆措施緊縮起來所帶來的全面性影響。目前Fed讓每月高達950億美元所持債券到期後,不再把贖回的資金重新投資,藉此減輕通膨壓力。其資產負債表自2022年6月來已累計縮減1.5兆美元,外界預期Fed未來幾個月會減慢緊縮寬鬆措施速度,但其資產負債表會繼續縮小。持久的通膨壓力可能繼續下去,促使Fed致力縮減其目前約7.5兆美元資產負債表。
迪蒙認為加上通膨和戰爭等因素,會給經濟前景造成極大不確定性,強調「我們不知道這些因素將如何結束,但必須讓摩根大通為各種潛在環境做準備。」因應的各種可能情況,包括基準利率水準從2%到高達8%時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他一直擔心通膨問題。美國物價增幅從2022年6月頂峰開始減緩,但目前通膨率高於外界預期和Fed的2%目標。
市場已大幅改變Fed今年2024降息次數預估。年初時最高預測減息7次或累計降息1.75個百分點,現在僅預期降息一到兩次,累計降息約半個百分點。美國人仍有超額儲蓄,加上美股走高和低失業率,就算經濟衰退也不會立即衝擊,但低所得者正快速消耗儲蓄,摩通看到次級車貸市場出現一些狀況[7]。
然而,美國經濟若不好將會影響全世界,如今的伊朗對以色列發動軍事攻擊,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引發市場關注,金價可能續創新高,國際油價也蠢蠢欲動。其實,彭博資訊經濟學家指出,伊朗把這次攻擊定位為擴大象徵意義、但減少損害,應該不致撼動市場,但可能使中東局勢進入危險。若伊朗直接攻擊以色列領土,國際油價可能衝上每桶一百美元。台塑化、中油等大廠則認為,地緣政治動盪,OPEC+產油國自動減產,加上北半球氣溫回升、帶動汽油需求,估Q2全球原油供給將轉為短缺。因此,可預見的未來台股兩萬點應會大幅下修的可能性,投資人須注意。
[20231122] 台灣三大產業獲利衰退: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
累計2023年前三季上市櫃公司稅前盈餘2兆5,032億元,年減34%,其中上市公司稅前盈餘2兆2,924億元、年減35%最多,前三大獲利衰退是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
航運業前三季稅前盈餘1,257.32億元、年減83%,是上市櫃公司中、衰退幅度最大者,主因是去年航運受惠長約運價保護及匯兌利益挹注,大幅推升獲利,導致墊高基期所致。
第二大獲利衰退者則是半導體業,前三季稅前盈餘9,237.4億元,年減28.7%,第三則是塑膠工業,前三季稅前262.1億元、年減78%;半導體去年前三季受惠5G應用,高階運算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推升獲利,也是高基期所致。
獲利成長產業則包括汽車工業因車用晶片及零組件缺料緩解,帶動車市銷售而推升獲利;金融保險業因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致獲利成長;食品工業因疫後復甦,內需回穩,帶動獲利成長等。
據數據顯示,汽車工業前三季稅前盈餘567.2億元、年增近4倍,金融保險業賺822億元、年增44%,食品工業604.6億元、年增近三成。上櫃公司前三季獲利成長產業也包括金融業,因營業證券出售及評價利益增加,致獲利成長;建材營造業因建案完工交屋,帶動獲利成長;觀光餐旅業因疫情緩解,民眾外出用餐意願提高,餐飲收入增加而推升獲利等。
累計2023年前三季上市櫃公司稅前盈餘2兆5,032億元,年減34%,其中上市公司稅前盈餘2兆2,924億元、年減35%最多,前三大獲利衰退是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
航運業前三季稅前盈餘1,257.32億元、年減83%,是上市櫃公司中、衰退幅度最大者,主因是去年航運受惠長約運價保護及匯兌利益挹注,大幅推升獲利,導致墊高基期所致。
第二大獲利衰退者則是半導體業,前三季稅前盈餘9,237.4億元,年減28.7%,第三則是塑膠工業,前三季稅前262.1億元、年減78%;半導體去年前三季受惠5G應用,高階運算及車用電子等需求推升獲利,也是高基期所致。
獲利成長產業則包括汽車工業因車用晶片及零組件缺料緩解,帶動車市銷售而推升獲利;金融保險業因投資及其他淨收益增加,致獲利成長;食品工業因疫後復甦,內需回穩,帶動獲利成長等。
據數據顯示,汽車工業前三季稅前盈餘567.2億元、年增近4倍,金融保險業賺822億元、年增44%,食品工業604.6億元、年增近三成。上櫃公司前三季獲利成長產業也包括金融業,因營業證券出售及評價利益增加,致獲利成長;建材營造業因建案完工交屋,帶動獲利成長;觀光餐旅業因疫情緩解,民眾外出用餐意願提高,餐飲收入增加而推升獲利等。
整體而言,獲利三退:航運業、半導體業及塑膠工業,三長:汽車工業、金融保險業、食品工業。
[20230203] 2022年清不完的庫存,看不見的明天
拜讀黃欽勇先生的2022年整體台灣電子產業的評析[6],對於其中幽默的話語「清不完的庫存,看不見的明天」印象深刻。其中有指出台灣電子業上市櫃企業總營收從2021年9,390億美元,僅僅小幅成長到2022年9,530億美元,幾乎是平盤的狀態。
雖是如此,但是2022年是台積電稅後淨利超過1兆元(341億美元)的里程碑,對比台積電759億美元的年營收,令人驚艷,再加上聯發科、聯電也有1,000億元以上的稅後淨利。台灣還可以在2022年有如此成績,真是令人驕傲。
另外還有指出在各大產業中,半導體業以1,750億美元的規模,成長15%的力道最矚目,但營收規模最大的仍是電腦週邊與ICT產品量產製造業。鴻海、和碩加上電子五哥為主的EMS製造大廠,一直都是台灣的中流砥柱,將近5,000億美元的營收,也是台灣挺立不搖的關鍵。
以全球前30大EMS製造廠的營收估算,超過7成來自台商的貢獻,而5,000億美元的背後是將近4,000億美元的零件、半導體採購需求,當然也成了台灣IC設計業、零件通路業在全球供應鏈上佔有核心地位的關鍵。以上這些不得不佩服黃先生的整理數據的功夫,這些數據不論真假,都可有一個概括的輪廓出來。但是換言之,這也不過只是數據而以,更為悲觀一點說,若是台海一但開戰,這些馬上會變成紙虛烏有的東西。
[20221015] 美元為何要執意強勢呢?美國製造業將會蒙受其害!
為什麼美國一定要使其美元強勢呢?真的為了抗通膨嗎?會不會有其他的原因?對於美國製造業不是會造成很大的威脅嗎?亦或是美國製造業不是佔美國的大宗。這些值得深思,美國有評估這兩種方案的優劣比對。有時候,最佳策略不是最直接的方式,這價值不是這麼容易直接判斷的。
此外,中國房市是另一大問題,該產業發行美元計價債券1.6兆美元,美元因Fed升息走強,中國地產業更難償債,進而波及到中國股債市。而俄烏戰爭傷到全球經濟,而歐洲因經濟多仰賴俄羅斯能源,所受衝擊尤深。萬一俄國長期停供天然氣,歐洲將陷入衰退深淵。
其實生息經濟有利也又弊,美國政府聯準會吃了秤陀鐵了心決心要抗通膨[1],評估擋不住全球經濟下跌,肯定會收手!目前應只是短暫反映!不必心急!
Key:
- Fed讓每月高達950億美元所持債券到期後,不再把贖回的資金重新投資,藉此減輕通膨壓力。其資產負債表自2022年6月來已累計縮減1.5兆美元,預期Fed未來幾個月會減慢緊縮寬鬆措施速度,但其資產負債表會繼續縮小。
- 持久的通膨壓力可能繼續下去,促使Fed致力縮減其目前約7.5兆美元資產負債表。
- 基準利率水準從2%到高達8%時對美國經濟造成的影響,產生通膨問題。美國物價增幅從2022年6月頂峰開始減緩,但目前通膨率高於外界預期和Fed的2%目標。
- 市場已大幅改變Fed今年2024降息次數預估。2024年初時最高預測減息7次或累計降息1.75個百分點,現在僅預期降息一到兩次,累計降息約半個百分點。
- 台灣電子業上市櫃企業總營收從2021年9,390億美元,僅僅小幅成長到2022年9,530億美元
- 2022年是台積電稅後淨利超過1兆元(341億美元)的里程碑,聯發科、聯電也有1,000億元以上的稅後淨利。
- 強勢美元將對美國製造業復甦造成威脅,主要是因為銷往海外市場的美國商品將逐漸失去競爭力。此外,匯損還將使美國製造商獲利遭到大幅侵蝕。
Reference:
[7][20240415]摩通CEO示警 通膨、戰爭、Fed政策 經濟3大威脅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40415000065-260202?utm_source=iii_news&utm_medium=rss&chdtv
[6]20230203 2022台灣電子業上市櫃企業 總營收達9,530億美元
https://www.digitimes.com.tw/col/article.asp?utm_source=DailyNews&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DT_UTM&id=9355&ct=a
[5]2022-12-14 國之重寶:謹小慎微,還是大開大闔?
https://www.digitimes.com.tw/col/article.asp?utm_source=DailyNews&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DT_UTM&id=8535&ct=a
400億美元到底意味著什麼?GDP的組成包括政府支出、貿易盈餘、民間消費與投資,如果以台灣GDP總量約是8,000億美元來估算,這筆投資金額大約是台灣GDP的5%,當然這不是一年之內要兌現的投資計畫,大家更關注這是美國釜底抽薪,取回供應鏈的主導權,還是台灣半導體國際化的體現呢?
此外針對在海外經營工廠的美國製造商而言,鑒於美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匯率,讓他們以外幣計價的銷售額再轉換成美元後,也將蒙受損失。
業界人士指出,美國製造商在本月稍後發布季報時,可能因為美元走強,使得營收遭到侵蝕。RBC Capital Markets預估,3M集團受匯損影響,銷售額恐將下滑5.1%。生產暖器機與冷氣的開利公司銷售額也將減少3.4%。至於奇異公司則料下滑2%。
此外又以在歐洲擁有大量業務的美國企業深受打擊。除匯率因素,他們還需面對歐洲經濟前景不佳、導致當地需求出現下滑。
美國農業機械設備製造商AGCO指稱,今年上半年受到美元匯率變動影響,導致它在歐洲與中東地區的銷售額減少8.5個百分點,並拖累整體銷售額下滑3.1%。該地區占AGCO銷售比重的逾五成。
柴油引擎製造商Cummins也預估,美元升值將使今年銷售額減少2%至3%,營業利潤則下滑約1%。家電製造商惠而浦第二季在歐洲、中東與非洲的銷售額也減少19%,然而匯率因素就占銷售減幅約9個百分點。
美國製造業倡導人士擔憂,如果企業獲利持續遭到美元升值的壓縮,恐將影響這些業者投資國內業務的意願。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歸的回流倡議組織總裁莫瑟(Harry Moser)警告:「這對美國企業將造成負面效應」。
[4][20221011]美元太強勢 美企慘吞匯損
此外針對在海外經營工廠的美國製造商而言,鑒於美元升值帶來的不利匯率,讓他們以外幣計價的銷售額再轉換成美元後,也將蒙受損失。
業界人士指出,美國製造商在本月稍後發布季報時,可能因為美元走強,使得營收遭到侵蝕。RBC Capital Markets預估,3M集團受匯損影響,銷售額恐將下滑5.1%。生產暖器機與冷氣的開利公司銷售額也將減少3.4%。至於奇異公司則料下滑2%。
此外又以在歐洲擁有大量業務的美國企業深受打擊。除匯率因素,他們還需面對歐洲經濟前景不佳、導致當地需求出現下滑。
美國農業機械設備製造商AGCO指稱,今年上半年受到美元匯率變動影響,導致它在歐洲與中東地區的銷售額減少8.5個百分點,並拖累整體銷售額下滑3.1%。該地區占AGCO銷售比重的逾五成。
柴油引擎製造商Cummins也預估,美元升值將使今年銷售額減少2%至3%,營業利潤則下滑約1%。家電製造商惠而浦第二季在歐洲、中東與非洲的銷售額也減少19%,然而匯率因素就占銷售減幅約9個百分點。
美國製造業倡導人士擔憂,如果企業獲利持續遭到美元升值的壓縮,恐將影響這些業者投資國內業務的意願。推動美國製造業回歸的回流倡議組織總裁莫瑟(Harry Moser)警告:「這對美國企業將造成負面效應」。
[3][20220927]明年全球經濟成長 OECD下修至2.2%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昨天公布最新全球經濟預估,今年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三,但明年則從百分之二點八大幅下修到百分之二點二,主因能源及通膨危機可能將各大經濟體推入衰退。幾乎所有G20國家明年的預估成長率都被調低,尤以歐洲為最,只有印尼溫和上修。OECD下修美、中兩國經濟預估。美國因為Fed快速升息,導致經濟下滑,預估今、明兩年經濟分別成長百分之一點五及百分之○點五;中國大陸由於堅持「清零」政策,今年預估成長率下修到百分之三點二;但由於政府採取刺激經濟措施,預料明年將成長百分之四點七。
[2][20220927]俄烏戰全球經損 恐飆2.8兆美元
俄烏戰全球經損 恐飆2.8兆美元 - 全球財經 - 工商時報 (chinatimes.com)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對主要國家經濟成長預測
儘管該戰爭何時落幕還是未知數,但它所引發的能源價格飆升與供應鏈大亂,卻已讓食品和其他必需品出現短缺,並震撼全球市場。[1][20220722]經濟若衰退 四大領域陷麻煩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722000189-260203?utm_source=iii_news&utm_medium=rss&chdtv
《巴倫周刊》徵詢基金經理人、策略師和經濟學家的看法,找出何處會因經濟衰退捲入麻煩,而這幾處地方出乎投資人及監管者意料之外。
新興市場國家早已為糧食和燃料成本高漲所苦,如今聯準會(Fed)緊縮貨幣政策加速升息,追逐高收益的投資人受利差誘惑,自然大舉撤出新興市場。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Eswar Prasad)警告,雖然現階段他還看不到新興市場有立即的危機,但外債高築的新興國家,一旦遇上全球金融環境緊縮,容易遭逢經濟和經濟挑戰。
受嚴厲防疫封控拖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日前公布第二季GDP增幅僅0.4%,寫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紀錄。經濟學家雖大多預期下半年會好轉,但疫情恐使期望落空,在供應鏈中居要角的中國城市恐再現封鎖噩夢。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722000189-260203?utm_source=iii_news&utm_medium=rss&chdtv
《巴倫周刊》徵詢基金經理人、策略師和經濟學家的看法,找出何處會因經濟衰退捲入麻煩,而這幾處地方出乎投資人及監管者意料之外。
新興市場國家早已為糧食和燃料成本高漲所苦,如今聯準會(Fed)緊縮貨幣政策加速升息,追逐高收益的投資人受利差誘惑,自然大舉撤出新興市場。
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普拉薩(Eswar Prasad)警告,雖然現階段他還看不到新興市場有立即的危機,但外債高築的新興國家,一旦遇上全球金融環境緊縮,容易遭逢經濟和經濟挑戰。
受嚴厲防疫封控拖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日前公布第二季GDP增幅僅0.4%,寫下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糟紀錄。經濟學家雖大多預期下半年會好轉,但疫情恐使期望落空,在供應鏈中居要角的中國城市恐再現封鎖噩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